图片
图片
伸手看看你的指甲 —— 表面有没有清晰的竖纹?摸起来是不是粗糙没光泽?指甲边缘总开裂,甚至轻轻一剪就分层?
这些细节其实是身体在 “报警”: 肝血不足了!
中医讲 “肝其华在爪”,指甲就像肝脏的 “晴雨表”,肝血充盈时,指甲饱满光滑;
肝血亏虚时,爪甲就会失去滋养,变得脆弱易断。
别着急,今天教你三个穴位 ——太冲穴、三阴交穴、血海穴,每天按揉艾灸,就能激活肝血生成,让指甲慢慢恢复红润光泽!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肝血不足,爪甲失养:
先搞清楚为什么肝血不足会影响指甲。
《黄帝内经》早就点明:“肝藏血,其华在爪”,这里的 “爪” 就包括指甲和趾甲。
肝血就像滋养指甲的 “营养液”,一旦肝血亏虚,指甲就会像缺水的土壤一样 “开裂”。常见表现除了竖纹、粗糙,还有:
指甲颜色发白,月牙缩小甚至消失;
指尖容易发麻,尤其是长时间用手机后;
头发干枯分叉,掉发比以前明显增多。
更关键的是,肝血不足往往伴随 “脾虚”—— 中医讲 “肝藏血,脾统血”,脾负责把食物转化为气血,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进一步加重肝血亏虚。
所以调肝血必须 “肝脾同调”,这正是三个穴位的配伍精髓。
图片
二、太冲穴:疏肝养血:
要激活肝血,首先得打通肝经的 “主干道”。
脚背上的太冲穴,是肝经的原穴,是肝经原动力的所在地,相当于肝经的 “总阀门”。
原穴是脏腑原气汇聚的地方,在太冲穴所在的第一脚趾缝,绑个大号滤烟艾灸罐,艾灸一根艾柱的时长,能直接调动肝血运行,就像给干涸的河流开闸放水,让肝血重新滋养全身。
图片
《针灸大成》记载:“太冲主肝血不足,爪甲枯槁”,尤其适合情绪焦虑、容易发火的人。
肝气郁结最伤肝血,艾灸太冲穴时配合深吸气,能明显感觉紧绷的情绪跟着放松下来。
群里有个学员,每天睡前有个习惯,把蓝色艾草精油涂抹在太冲穴所在的第一脚趾缝,搓揉3分钟,最近会发现指甲边缘的倒刺变少了,这正是肝血开始荣养爪甲的信号。
图片
三、三阴交穴:健脾养血:
肝血要充足,离不开脾胃这个 “气血工厂”。
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,是脾、肝、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,堪称身体的 “气血枢纽站”。
脾经负责运化水湿、生成气血,肝经负责储藏血液,肾经负责滋养阴液,三阴交能同时激活这三条经络,就像给气血工厂装上了 “加速引擎”。
《针灸聚英》强调:“三阴交治血虚爪枯,兼调脾胃虚弱”,尤其适合食欲差、大便不成形的人。
脾虚的人即使补肝血,也很难吸收,先健脾胃才能让 “营养归仓”。
图片
三阴交 + 太冲穴,一个健脾生血,一个疏肝养血,就像 “生产 + 运输” 双管齐下。
不少女性,手持4cm石磨艾条艾灸小腿内侧的三阴交时,会有感觉不到热量的情况。
这说明局部的受寒较重,比如秋冬习惯穿裙子和脚踝的裤子,脚踝受寒了,此类情况,多艾灸一段时间,自然就能感到小腿内侧有温热感。
图片
四、血海穴:活血养血:
如果指甲不仅有竖纹,还颜色发暗、边缘有淤血点,说明肝血 “滞塞” 了,需要血海穴来 “活血养血”。
它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,位于大腿内侧,屈膝时膝盖骨内上缘 2 寸处,就像脾经的 “蓄血水库”。
中医讲 “脾统血”,血海穴作为脾经气血汇聚之处,既能储藏充足的血液,又能推动气血在经络中流动,就像给身体的 “血液循环系统” 装了一台 “增压泵”。
《针灸大成》记载:“血海主一切血证,治爪甲紫暗、血虚生风”,尤其适合久坐不动导致气血循环差的人。
这类人指甲往往缺乏血色,冬天手脚冰凉,艾灸血海穴能明显感觉到温热感向脚趾扩散,这正是淤血在化开、新血在充盈的表现。
注意:血海穴是为了滋养新鲜的血液,艾灸的火力不适合太大,比如可以用直径1.8cm的石磨艾条,温温的艾灸,太粗的艾条,比如直径7cm的艾条就不适合,切记!
配合少熬夜(肝血最喜夜间修复)、多吃小米红枣粥,1 个月后你会惊喜地发现:竖纹变浅了,指甲变结实了,连皮肤干燥、眼睛干涩的问题都跟着好了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兴旺优配-上海配资炒股-山东炒股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