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50领补贴遇新门槛:个体户交社保,补贴还能领吗?
最近在社区服务中心碰到王姐,她攥着一沓材料直叹气:"我这4050补贴刚申领到第三年,政策说变就变,个体户要给员工交社保,那我这种自己单干的可咋整?"王姐在小区门口开了家早餐铺,雇了个帮工,按新规得给工人交养老、医疗这些保险。可她每月挣的钱刚够付房租、原料和人工,再交社保,手头立刻紧巴巴的。
咱先唠唠4050是啥。简单说,就是女性40岁以上、男性50岁以上的就业困难群体,政府给点社保补贴帮着过渡。以前领补贴有几个硬条件:没正式单位交社保、有灵活就业证明、还得干个体或打零工。王姐这种开小店的,正好符合——自己当老板,没单位交社保,每月自己掏腰包交养老医疗,属于政策兜底的那类人。
可现在政策变了。今年起,各地逐步规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,其中一条明确: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的个体工商户,若招用雇工并为其缴纳职工社保,就不再符合"未参加职工社保"的申领条件。换句话说,像王姐这种雇了人的个体户,要么给工人交社保,要么自己领补贴,俩只能选一个。
这政策初衷挺明白:防止有人钻空子,既当老板又领补贴,把本该给真正困难群体的钱"搭便车"。可落到具体人头上,麻烦就来了。王姐的早餐铺就雇了一个下岗的大姐,人家拖家带口就指着这两千块工资过活。"我要是不交社保,人家干两年走了,连个医疗报销都捞不着,我良心不安;可要是交了,我这小本生意本来就赚得少,补贴没了,压力更大。"
更扎心的是,4050群体找工作本就难。现在不少企业招人明写"35岁以下",就算放宽到40岁,也得是技术岗或者体力活。王姐前阵子去超市应聘理货员,面试官看了她身份证直摇头:"姐,您这年龄,我们招年轻人更能熬夜盘点。"她又去试钟点工,人家嫌她有早餐铺的"副业",怕她不能全职。
社区社保窗口的工作人员也挺无奈:"我们也接到不少咨询,知道政策卡得严,但上面有文件要求。有些居民不理解,觉得以前能领现在不能领是'踢皮球',可我们得按规矩办。"他翻出一沓文件解释,这次调整是为了精准帮扶,把补贴留给真正没单位、没稳定收入的困难群体,像那些自己单干但没雇人的,或者雇人但经济特别困难的,可能还有其他救济渠道。
可话说回来,政策调整总得有个缓冲期吧?王姐这种已经干了好几年的个体户,突然被"卡脖子",心里确实堵得慌。她算了笔账:自己每月交养老1200、医疗500,要是领补贴能返800,实际只花900;要是给工人交社保,每月得多掏1000多。"我不是不想合规,实在是撑不住啊。"
其实类似情况在其他城市也有。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:"我开了家小面馆,雇了个徒弟,现在为了合规交社保,每月成本涨了三千,本来想靠补贴缓口气,结果连补贴都没了,这日子真不知道咋过。"也有地方政府开始调研,看看能不能对雇工数量少、经营困难的个体户出台过渡政策,比如按雇工人数比例减免部分社保费用,或者延长补贴申领的过渡期。
说到底,政策的核心是帮人,不是卡人。4050群体本来就是就业市场的"弱势方",上有老下有小,体力精力比不过年轻人,技能更新又慢。他们开个小店、做个小生意,既是谋生,也是给社会添活力。政策调整时,要是能多听听他们的难处,在规范管理和精准帮扶之间找平衡,哪怕先设个一两年过渡期,让大家慢慢适应,也不至于让这么多人急得睡不着觉。
王姐最近在琢磨,要不把早餐铺改成"夫妻店",自己多干点,把雇的那个大姐辞了。"可人家跟我干了两年,我没理由说赶人就赶人啊。"她揉着围裙角,眼里泛着水光,"我就想问问,有没有人能帮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指条明路?"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兴旺优配-上海配资炒股-山东炒股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